Part 01
初見:您是我們心里的第一束光
還記得剛入學時第一次走進專業課教室,看著您在講臺上從容表達,那些沉睡在時光里的故事,在您的講述中有了鮮活的溫度;還記得第一次嘗試寫教學方案,我們對著課本抓耳撓腮,是您坐在身旁,逐字逐句圈出修改意見,筆尖劃過的地方,不僅是知識點的完善,更是“如何成為一名好老師”的啟蒙;還記得第一次跟著您去實習支教,在出發前一次又次的耐心指導,那一刻我們忽然懂得,“教師”二字,從來不止于傳道授業,更藏著俯身傾聽的溫柔與真誠。
您總說“教育是慢功夫”,于是我們看見,教案本上寫滿了補充的案例;您總說“要把知識講到學生心里去”,于是您會為了一堂課,提前去了解每個學生的興趣;您總說“你們以后也是要站講臺的人”,于是您把每一次答疑、每一次試講,都變成教我們“如何愛學生”的課堂。
Part 02
傳承:我們沿著您的路,走向課堂
從坐在臺下記筆記的學生,到站上講臺的“準教師”,身份的轉變,藏在每一次實習支教的腳步里,也藏在每一張定格瞬間的照片里。
有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我們,在支教學校的課堂上,教孩子們讀“大漠孤煙直,長河落日圓”。我們模仿您當年的樣子,用手勢比劃著詩句里的畫面,看著孩子們眼里亮起的光,忽然明白您說的“文字能點亮心靈”是什么意思——原來我們教給孩子的,不只是一首詩,更是對家鄉、對文化的熱愛。
有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的我們,在課后幫基礎薄弱的孩子補課。當孩子終于解開糾結了很久的應用題,興奮地舉起作業本時,我們想起您當年看著我們算出正確答案時,眼里同樣的欣慰——原來“教書育人”的快樂,真的會在一代又一代人之間傳遞。
有物理學專業的我們,在支教學校的高三教室里,教孩子們用吸管搭起一座“承重橋”,用激光筆折射出一道“人造彩虹”。看著孩子們因為橋沒塌而驚呼,我們忽然明白——原來我們教給孩子的,不只是一條公式,更是對自己也能“解釋宇宙”的相信。
有生物科學專業的我們,用網絡資源制作課件、借助身邊材料設計實驗,在“以學生為中心”的實踐中,不僅見證了孩子們生物成績的躍升和學習興趣的高漲,更懂得了您說的教育的真諦在于用心付出——用真心點燃真心,用一束光,照亮另一束光,以真誠與堅持喚醒學生的自信,是師生之間彼此溫暖的雙向奔赴。
有心理學專業的我們,參與個體心理訪談輔助工作(包括記錄建檔、初步需求識別),協助籌備并跟進專題團體輔導小組(如學業壓力調適、人際關系成長),并承擔基礎心理檔案整理工作。我們瞬間讀懂您當年寫的那句“被看見,是療愈的開始”——原來“教書育人”的共情真的會悄悄打開更多孩子敢于表達的喉嚨,一代代傳下去。
有計算機師范專業的我們,調整教學計劃,把枯燥的理論變成“打字小游戲”“繪畫小任務”,用最簡單的語言拆解編程邏輯。當學生說“老師,電腦真有意思”時,我們第一次感受到為人師的成就感。我們忽然讀懂您當年那抹笑——支教不只是“教知識”,更是“傳遞可能性”。我們要讓他們知道,屏幕那頭有更廣闊的世界。
有體育教育專業的我們,為了給學生進行準確的動作示范不斷地練習和鞏固自己的體育技能,學習許多新的訓練方法和比賽戰術,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儲備。模仿您當年的樣子,我們從第一次上課的不自信,到上公開課也游刃有余。
有特殊教育專業的我們,結合聾二年級孩子的特點設計互動環節。在公開課上,孩子們的表現特別棒。他們聰明又可愛,盡管他們有著聽力障礙,卻在課堂上特別積極。進行“小小天氣預報員”游戲時,孩子們爭先恐后地上臺,用清晰的手語,認真展示對天氣知識的理解。看著他們專注又投入的模樣,我們真切地感受到教學帶來的幸福感。
有美術專業的我們,摒棄傳統的“教畫法”模式,轉而帶他們在操場邊觀察蒲公英的絨毛,用撿來的樹枝拼貼山的輪廓。當內向的孩子捧著色彩絢麗的作品抬頭笑時,我們忽然懂了支教的意義:不是“給予”,而是和孩子們一起發現美。
照片里,我們握著孩子的手教他們寫字的姿勢,和您當年教我們握筆的模樣重疊;我們站在講臺上緊張又認真地講課,像極了您第一次站在講臺時的初心。這就是新師的“師者傳承”:您把光給了我們,我們便帶著這束光,去照亮更多孩子的路。
Part 03
奔赴:帶著您的期望,走向更遠的地方
謝謝您,在我們對未來迷茫時,告訴我們“教育是一份能創造價值的事業”,讓我們堅定了走向講臺的決心;謝謝您,在我們實習遇到挫折時,笑著安慰“我當年也出過錯,慢慢來”,給了我們重新出發的勇氣;謝謝您,用自己的一生踐行“人民教師”的使命,讓我們明白,原來有一種堅守,能跨越歲月,成為后來者的榜樣。
如今,我們中的有些人,正在支教的學校里,陪著孩子們迎接每一個晨光熹微的早晨;有些人,在實驗室里打磨教學模型,希望能把更生動的知識帶給學生;還有些人,在圖書館里查閱資料,為未來的課堂積累更多力量——無論我們在哪里,心里都裝著您的叮囑,裝著新疆師范大學“博學篤行,為人師表”的校訓。
未來,我們會帶著您的期望,走向天山南北的每一個角落:或許是雪山腳下的小學,或許是戈壁邊上的中學,我們會把您教給我們的知識、熱愛與責任,都融進每一堂課、每一次交流里,像您一樣,做孩子們成長路上的“引路人”。 因為我們知道,我們走出的每一步,都是對您最好的致敬;我們站在講臺上的每一刻,都是“師者傳承”最生動的延續。
Part 04
致謝:紙短情長,惟愿您平安喜樂
文字來源:“第二課堂成績單”管理服務中心
審核人:郭書池